[1] Bandura A. Self -efficacy: The exercise of control. New York: Freeman, 1997
[2] 李闻戈. 对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及特点的研究. 宁夏大学学报 ( 人文社会科学版 ),2002,24(1):112-114
[3] 边玉芳.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. 心理科学,2004,27(5):1218-1222
[4] 李艳兰. 自我效能感、婚姻调适、职业压力与中小学班主任主观幸福感的关系.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,2010,18(3):363-365
[5] 王才康,刘勇.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、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.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,2000,8(3):56-57
[6] 高文凤,丛中. 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、自我接纳的关系.健康心理学杂志,2000,8(3):276-279
[7] 张作记.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. 北京: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社,2005. 188-189
[8] 丛中,高文凤. 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.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,1999,8(1):20-22
[9] 胡义秋,詹林. 不同归因训练模式对高一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干预效果分析. 中国学校卫生,2011,32(2):180-182
[10] 刘丽梅,李慧卿. 自我表露训练对大学新生自我表露、自我效能感水平影响的研究. 中国成人教育,2011,8:130-131
[11] 石雷山,高峰强,沈永江. 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. 心理发展与教育,2011 ,27(3):289-296
[12] 汪春明. 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. 黑龙江高教研究,2007,1:137-139
[13] 张宏春. 军体拳运动处方教学训练对改善国防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影响. 体育学刊,2010,17(5):64-68
[14] 张亚,徐光兴. 团体催眠辅导在提高大学生自我接纳程度中的应用初探. 心理科学,2006,29(1):236-238
|